简体 | 繁体 | english | 无障碍浏览 | 微博 | 微信 | 手机APP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 河南省政府 新乡市人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信息公开
今天是
首页-->信息公开-->法律法规-->政策解读
坚定不移实施“东扩战略”凝心聚力铸就“新乡未来”———《新乡市大东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解读之六
】来源:大河新乡网   时间:2017-12-25 11:04:24  浏览 人次

  加强产业协同加强空间协同

  加强设施协同加强城乡协同

  加强生态协同加强合作协同

  加强社会发展协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市大东区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对各个方面怎样协同发展进行了全面科学论述,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如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区域社会协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奋斗方向、具体目标、发展重点。

  加强社会协同,主要促进我市优质资源在主城区与市大东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社会养老等要素,优先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等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协同发展。

  这些年来,市大东区区域内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形势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极不适应,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区域内尤其是京港澳以东区域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较低,公共服务体系与人口分布错位,导致市大东区“宜业不宜居”“钟摆式”交通等问题的出现。二是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分布不均衡。新建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未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进行,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均集中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的中心城区。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及标准不统一。区域间、城乡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尚未建立起区域内社会公共事务的协作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

  对此,必须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制,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和供给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社会协同的具体目标: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城乡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利用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协调优质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推进区域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建立完善区域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制度机制,建立高效、协调、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实现区域内城乡、县(市)、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统一、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服务标准的一致。四是实现区域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共通。实现公共文化管理制度统一、基础设施标准一致、公共文化事业资源布局合理,大幅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事业服务体系。五是推进区域生活保障业务资源共享。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居民,全面实现生活保障的一体化。六是加强区域社会综合管理和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与网格化管理,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社会协同的发展重点: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并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机制。构建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推进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规划建设,确保配套学校与新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推动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与市大东区,尤其是京港澳高速以东区域内的中小学“手拉手”建校,实现市大东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三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重点推进卫生学校建设等项目,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调整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业态的发展趋势,适时开设新专业,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四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以现代化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防疫保健为基础的市——区(县)——街道(社区)3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现有乡村两级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机构转型为社区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加快妇幼健康、公共卫生、精神疾病、重大传染病、职业病等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市域医疗联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完善社区及城市绿道健身活动场所。五是共同推进文化繁荣。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建设“四美”乡村、和谐社区,改善居住环境,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加快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化;深入挖掘新乡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增加市大东区人文内涵;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科技、制造、金融、旅游、时尚等相关产业融合。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互联网+”社保模式,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关系转移、待遇核发、档案管理等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衔接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信息区域共享,实现精准救助;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投入,加快乡镇及新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及相关配套工程,稳步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七是加强区域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防管控,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创新;强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水平;搞好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建设内外联动的开放高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要强抓机遇,推进郑新深度融合,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次级中心城市和豫北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集聚能量、合作共赢、抱团取暖、形成拳头、强筋壮骨,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深入研究郑新融合部署,主动探寻与周边区域合作契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开放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市大东区建成开明开放、接轨国际、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开放高地。面对郑州大都市区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虹吸作用,使新乡在发展中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一是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依托河南现代公铁物流园、新乡货运东站物流园等,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科学合理确定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乡片区的发展重点。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收费清单”等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外来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制度。扩大金融、商贸、文化、物流、结算、社会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开放水平。构建公平、统一、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监管”通关模式,落实口岸管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试验田;借势郑州航空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做强做大纺织出口基地,大力引进重大产业和产业集群项目,努力将市大东区建设成为我市扩大开放的高地,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协作,探索多式联运一次申报,共同推进区域通关及检验检疫一体化,构建大通关综合服务体系。

  二是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用足用好国家级的优惠政策、优势资源,建立市大东区区域内协同招商引资机制,积极搭建人才、科技、资本三大平台,落实“一招多引”部署,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龙头招商、“贸易+投资”招商、“技术+产品”招商;提升涉外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国际化改造,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士来市大东区置业创业、居住生活。

  三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重点是扩大对外投资与加快产能合作,支持本土优势企业产业输出,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且产能富余的企业赴沿线国家地区发展,绕开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对接央企,采取多种形式承揽建设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带动成套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出口;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依托市大东区现有资源条件、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把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前30强企业为主要目标,突出高端产业项目引进,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集聚产业群,吸引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落户,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新乡经开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祝桥空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与国乌波塔尔职业学院和GRG公司合作,谋划设立中德(新乡)合作园区,加快推进河南师范大学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高校合作,谋划设立中法(新乡)、中美(新乡)合作园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优化对外投资战略布局,鼓励市大东区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并购国外企业和品牌,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融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新型外贸业态,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强化出口主体培育,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四是切实加强区域合作。从出台的郑州大都市区空间发展《规划》看,向东、向南扩张势头迅猛。而市大东区与郑州对应的区域点位、道路交通具有明显优势。我们要积极全面推动市大东区与郑州市融合发展,按照郑新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合作推动机制,探索开展园区合作,积极融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共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推进与郑州产业、交通、信息服务、创新创业融合发展。以市大东区为平台,用足用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一体化体系;深化与中原城市群城市联动发展,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跨区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建设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产学研科技创新链条,探索共建共享产业园区、优势产业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培育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网络平台,争创国家产业集群集聚创新发展的样板区;全面深化与其他地区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的合作,逐步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引导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向市大东区转移。


 
   
365bet备用网办公室主办 365bet备用网信息中心建设与维护   
地址:新乡市人民东路甲1号   网站维护电话:0373-3696062
豫ICP备05027336号   365bet备用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16位以上颜色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